4、技术力量雄厚:通化市拥有全省唯一一所从事中药材应用型专业性研究的科研单位----通化市园艺研究所。该所早于1985年就开始进行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研究工作,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成果和奖励百余项,筹建科研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达210hm²,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学者上千人次,在国内外拥有较好的声誉和较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该所承担了国家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以后,其科研深度更加深刻、范围更加广阔,吸引了东北三省4个科研单位和5个大型企业与之进行项目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该所的技术力量。
5、宏观环境有利:在世界范围内,崇尚天然已成潮流,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接受。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下力气引导中药材主产区,改变过去传统落后的粗放生产经营状况,大力推行GAP规范,实施SOP标准,进行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这一举措不仅可以促使中药产品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而且对贯彻好生态保护政策,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市场前景乐观: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当今世界医药业发展的主流,中医药也在潮流中逐步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接受。目前,全世界天然药物和提取物的销售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中成药年产值也以20%速度递增,利润和税金增长速度为24%,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人类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药材及中成药将倍受青睐。预计到2010年,通化市医药企业年需要中药材原料药将达到10万吨,其市场前景将十分乐观。
7、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化市中药材“十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07年,中药材生产基地面积要达到1.67万hm²,并且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目前,通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9718 hm²,并有20个道地性较强的品种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些道地品种生产基地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支撑,另一方面得益于通化市众多制药企业的扶持和相关优惠政策的保障。
8、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形成产业生产的格局:通化市制药企业众多,主要产品销往海内外,社会影响面较大,知名度较高。药材等经济植物研究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将制药和食品企业、科研单位、农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道地中药材进行研究、生产、加工及其销售,易紧密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化生产的格局。
9、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强。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分布在通化地区五个县市,即通化市、通化县、柳河县、集安市、辉南县。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使这五个县市约1000户农民受益,每年可使用季节性临时工670人,人均收入在7000元人民币以上。同时通过采用《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技术水平,带动通化地区其它具有相同自然条件的村屯农民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带动县域内8120户农民规范化发展中药材,10000名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
总之,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对强化企业职能、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产业、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农村早日步入“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产品规模
1.2.1 项目建设内容
1、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标准,本项目建设刺五加、林下参、黄檗、高山红景天、龙芽楤木等10种长白山濒危珍稀药用植物生产基地3000亩;种子田生产基地2000亩。
2、新建研发中心、仓库、标本展示厅、种质资源库、自控温室等,合计建筑面积19750m²。
3、配套购置实验、分析设备37台(套);组培、检测及化验设备19台(套);辅助及公用工程设备2058台(套)。
1.2.2 产能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