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考虑到光伏发电全年平均1500小时(是火力发电的1/3),要达到2002年1650TWh的发电量,则需要占地11000 km²,占中国荒漠面积的1.3%。预计2020年全国总电力装机达到900GW,年发电量达到4500TWh,届时如果光伏发电达到全国发电量的1%,则总光伏发电量为45TWh,总装机为30GW,占地300km²,仅占全国荒漠面积的0.35‰。
中国可利用的屋顶面积: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400亿m²,其中城市房屋131亿m²,81.8亿m²为住宅面积,农村住宅面积大约是城镇的2倍,160亿m²;城镇住宅按照平均10层楼计算,屋顶可利用面积8亿m²,农村住宅按照平均5层楼计算,则屋顶可利用面积32亿m²,合计40亿m²。
如果20%安装太阳能电池就会有80GWp,约占全国装机1/4;按照全年满功率发电1500小时计,总年发电量约120TWh,约占全国7.3% (全国总发电量1650TWh)。如果2020年全国30GWp太阳能电池全部安装在城乡屋顶,则占用面积仅为城乡屋顶总面积的7.5%。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荒漠面积还是城乡屋顶面积,都足以支持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
我国有9亿多人生活在农村,1.2亿人口没用上电,约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西藏现有无电村7446个,无电户45.42万。农村燃料等能源短缺、利用水平低,造成林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开发应用的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年提供相当于3亿多吨标准煤,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民生活的能源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1.1.6 技术来源情况
台湾科技大学课题组通过对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制作工艺不断研究,对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材料特性、器件物理、光学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所制备的CIGS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更趋合理,电池组件的效率不断提高。本项目建设单位――吉林省北方工业硅集团公司研制的铜铟硒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第一次达到8.9%,第二次达到11.8%,第三次14.8%。柔性衬底铜铟镓硒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2005年末,以不锈钢为衬底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9%,电池效率稳定在7%~9%;2006年开始研究钠掺入对于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的影响,通过可控制的掺入NaF,电池的转化效率达第一次达到10.6%,第二次12.6%。通过研究低温掺Na技术,以聚酰亚胺为衬底制备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8.9%。
以上玻璃衬底组件和柔性衬底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均为目前国内最高水平。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2.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建生产厂房、库房、建筑动力厂房、办公楼、食堂、宿舍楼等建构筑物,总建筑面积约38.97万m²,需新增土地40万m²。
1.2.2 产品规模
项目产品为“铜铟镓硒金属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缩写为CIGS(CuIn1-xGaxSe2)。计划分三期分别投入:
第一期:2010年45MW生产线达产;
第二期:2011年120MW生产线达产;
第三期:2012年135MW生产线达产。
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300MW的规模。
1.3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预测
1.3.1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
详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效益预测指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营业收入 |
万元/a |
732000.00 |
正常年 |
2 |
利润总额 |
万元/a |
440700.00 |
正常年 |
3 |
各种税金 |
万元/a |
66100.00 |
正常年 |
4 |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 |
64.07 |
所得税前 |
5 |
财务净现值(Ic=12%) |
万元 |
971500 |
所得税前 |
6 |
全部投资回收期 |
a |
5.21 |
包括建设期3年(税前) |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4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