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参的生长习性,结合临江市的地理气候特点,大明集团临江朋泰中药材协会在总结先进野山参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在吉林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下,摸索总结出一套人工栽培野山参的栽培技术,使实现野山参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有了技术基础。1993发展野山参160亩,2005年亩作货量3公斤,产品出口东南亚和部分欧盟国家,其经济效益比当地的普通人参提高10倍。这对临江市人参产业的发展另找蹊经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临江市桦树镇开发林下栽培野山参项目调查发现,仅12年时间已产生了一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从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进行人工培育野山参管护的森林的活立木蓄积、郁闭度、林木株数平均每公顷分别为150m3、0.7、1635株,未进行的分别为30m3、0.2、285株,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1.1.4 项目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建设方向
临江市桦树镇西南叉村地处偏僻的山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比较落后,农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粮食主要依靠从外市、县调入,镇内主要产业是林业、参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林业以木材生产和木材初加工为主,参业以种植为主,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且野山参的种植还处于发展阶段。纵观项目区产业化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的现状,需要发展野山参产业项目。
大明集团临江朋泰中药材协会现有野山参基地1200公顷,而且野山参种植技术成熟,科研、技术工人队伍经验丰富。桦树镇现有适宜种植野山参的800公顷国有、集体林地,按照扩建800公顷种植面积,达到2000公顷的定型面积计算,现有的林地资源发展种植野山参完全有保证。因此,从野山参生产所需的各种条件分析,扩建800公顷野山参种植基地是可行的,而且也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1.1.5 项目建设条件及项目区概况
临江市桦树镇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森林腹地,鸭绿江上游北岸。南与长白县为邻,北与抚松县接壤。临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林下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据调查,生长着1500多种野生的经济植物,中药材就达924种,其中主要的就有500多种,是我国中草药的主产区,是中草药种植的绿色种源库,是中草药品种选育的基因库,是我们吉林省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中国野山参的主要产地之一。(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野山参种源基地在临江市桦树镇镇西南叉村一带,海拔750—850米,面积为200余平方公里,种植基地辐射全市五个乡镇、海拔750~1200米的岗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1′—127°35′,北纬41°27′—41°4′之间。(2)土壤、气候:野山参种植区域内的土壤属暗棕壤森林土带,暗棕壤占80%以上,还有白浆土、冲积土和沼泽土等。气候属东北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长白山及东南季风影响,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而不冷;夏季热而不燥,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春秋两季冷空气活跃,气候多变。年平均气温2—4℃,年均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年平均积温2000—2300℃,年平均降水量750—850毫米,无霜期100—150天。(3)环境条件:野山参基地远离城镇、公路、无任何工业、生活污染。经检测该区域内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其中,大气环境质量和灌溉水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和饮用水质量标准。
1.2 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1.2.1 政策环境
临江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业产业结构以特产业为主,特产业是临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野山参产业是临江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产业,该产业项目被临江市列为十一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是立足长白山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中药材产业现代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项目,项目符合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白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扩建长白山特产资源保护开发园区总体战略目标。该项目的扩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