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药科技产业实施“三城两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扩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长白山北药基地有积极的作用。
1.2.2 资源优势
项目区地处海拔800—950米的平岗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栽培区内没有大气、水源污染源,且项目区内林地资源丰富,大约有1.5千公顷,为大面积实施野山参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栽培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1.2.3 市场优势
关东三宝,人参为首。人参历来被誉为“百草之王”,是贵重的滋补药物,具有“大补元气,保肝解毒,益智安神,抗衰延寿”之显著功效。人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挥发油、并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产自于长白山区的野山参皂苷的含量相对较高,是人参中的珍品,是天然绿色保健品。所以,生产加工的产品能保证内在质量稳定可靠,品质优越,在市场中独占一席之地。
1.2.4 科技开发能力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发展,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大明辐照灭菌(集团)有限公司和吉林大学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合作,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人参生产加工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为野山参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生产基地的200余名产业技术工人和1000多户农民人参种植户为实行野山参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人员保证,。
1.2.5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内有国道和省道两条,沈长公路2005年已完成国防二级公路建设,长营公路1988年已经贯通,2000年完成水泥、柏油路面的铺设,成为二级公路,乡级公路四通八达。项目区邮电通讯设施比较发达,移动通讯和联通、网络覆盖全区,通讯联络非常方便。本镇建有小型水电站2座,电力资源比较丰富。现有中药材精加工厂一个,加工能力为300吨/年,经改建完全能够符合本项目产品加工的要求,为野山参加工提供了先决条件。
2 项目建设方案
2.1 扩建任务和规模
在原有1200公顷野山参种子繁育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扩建800公顷的野山参基地,达到2000公顷的栽植面积。制定规范化野山参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达产后,年产野山参1500公斤。
2.2 项目规划和布局
野山参种植地规划建立在5~150坡地,部分建于岗上平地,2008年开始每年建设野山参基地40公顷,2009年扩建野山参基地40公顷。野山参加工车间建设在桦树镇,建筑面积1000㎡,2008年完成厂房设计,2009年完成建设任务和设备安装任务。
2.3 扩建内容
2.3.1 扩建标准遵循GAP标准。推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SOP。加工厂扩建遵照GMP标准。
2.3.2 种子基地。已经培育了足量的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野山参种子,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种源基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以及科研工作,为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严格对农药的筛选,禁止使用不符合绿色AA级标准的农药。
2.3.3 扩建内容及投入资金。①生产性投资:投入资金142×7=3840万元。种子:投入资金1200万元(200元/㎏×150㎏/公顷×800)。林地费:投入资金1800万元(2.25万元/公顷×800)。生物农药:840万元。②加工厂土建投资100万元。加工厂设备投资30万元。③设备仪器:投入资金80万元。④流动资金:投入资金3015万元。⑤其他:50万元
2.4 项目实施进度
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分两项进行。第一项为种植基地建设,2008年秋季播种80公顷,2009年春季播种80公顷,尔后进入管护。第二项为加工厂加工车间改建,2009年底完成基础建设,2010年完成其余的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任务。
2.5 技术工艺流程
(1)种植技术野山参栽培与管理按国标要求进行,野山参的发展目标是保障相互依赖的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和生产力处于最佳状态。项目实施地具有多年栽培人参等中药材的技术人员,经验比较丰富,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基本上掌握了 |